七年前,有幸和张小纲先生相识。彼时观得他的水彩作品——荷风清幽、韵味深长。令刚到深圳的我,竟能从嘈杂的市井聒噪间,吞吐出一口奢侈的爽朗。
改革开放前沿、中国经济特区的属性,迅猛推进了深圳城市化的进程,却也令本土画家“以画立身”的夙愿面临着某种程度的困境。这是一个行业的宿命,也是个体生命的抗争。然而,虽然兼任诸多社会事务,但张小纲总是能够在喧嚣中悠然自得,归于本心。在某个瞬间,他会全身心的以“艺术家张小纲”的身份探究人生,面对当下,并把对生命的美好、热忱挥就于纸笔。恰如瓦尔特·本雅明(Walter Benjamin)所论证的那样,在张小纲作品中所绽放出来的,是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、独一无二的“光晕”。
水彩泊自西洋,英国画家J·M·W·透纳(J.M.W. Turner)将这个画种推到了技术上极致的巅峰。“水”赋予了画者舞动画面的可能性,“彩”给予了画面无限动人的延展力,两者结合更是万般深邃。可是,对于中国画家而言,“水”并不是陌生的介质,从老子“上善若水”的人生哲思到中国书画的“气韵生动”,无不贯穿着“水”的灵动与随性。对于这一点,张小纲显然了然于胸。他以西洋媒材渲染东方情节,将诗性的朦胧与肯定的笔触融为一体,营造了一个只属于他的宇宙。
在水彩画的创作中,若要令画面恰如其分的表意,画者就必须与“水”、“彩”相融,使其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。毫无疑问,张小纲坚守着这一点。自始至终,他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持续的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这种探讨是私密的,带有东方“托物言志”的悲悯和意气,可是又不限于此。正是这一点,令画面的层次感格外的赏心悦目。正如我们可以从杰克逊·波洛克(Jackson Pollock)的演绎中窥得东方韵律那样,我们同样可以从张小纲的画作中感触到奔放的西洋。
即便面对同一客体,张小纲也总是能描绘出不同的精彩。“荷”是他毕生研究的主题,但细细端详,每幅作品均各成一色、昂然自得。“荷·实”、“荷韵”、“荷谐”等作品呈现了他对同一生命形态的不同理解。这是一种智慧,但有趣的是,这种智慧亦会随着岁月的渐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面向。由情有独钟的“荷”到近年的“花之舞”和“花语”系列,表面的姹紫嫣红烘托了他在内心中对灿烂生命的一视同仁。这种广博是他人生态度的映射,一如文森特·梵高(Vincent van Gogh)与其终生守望的向日葵!
热情但不张扬,委婉却不麻木。张小纲选择了群芳,而群芳绽放出了楚楚动人的静谧,书写了自然界中生命美的极致。与张小纲先生相往常常令我省思,且从浮躁的工作中萌生出处事的智慧。前不久,在晨曦的旧金山,闻知他的艺术动态,便感到一定要再写些什么。
我乐于、幸于这忘年的欢愉!
文/青年批评家:吕晓萌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